一直以來,為了照顧家庭,我多次放棄了防疫期間參與社區作志愿者的念頭,但這次看到單位微信群里需要幫助各社區志愿者參與防疫工作,作為一名黨員,作為一名黨務工作者,作為一名供水人,我第一時間趕到了社區進行報道。在小區其他單位人員到齊后,我和另一名供水的黨員果斷選擇了志愿者中最為艱巨的掃碼工作,經過傍晚的兩輪培訓后就準備上崗了。
凌晨四點半的天空還是黑隆隆的,社區雖然離我家很近,但是多次想起在掃碼培訓過程中,社區人員反復強調“人員掃碼工作,是所有防疫志愿工作的關鍵,不容出錯,一但數量、人數核對出錯將導致全體防疫核酸采集人員加班數小時重新核對全員情況”,所以我堅持凌晨四點半起床,洗漱,查看、調整自己狀態,看一眼熟睡的孩子和家人,檢查一下輕微靜脈曲張的小腿,便匆匆下樓前往社區了。
五點到社區報道后,聽取任務和注意事項,準備,更換大白衣服,面罩,鞋套,頭罩,手套,后前往監測點協助布置采樣現場。在采樣過程中,時刻關注合理運用手機掃碼,核對試管和被采樣人員信息和數量,及時關注醫院采集醫護人員動態,隔離安排時間將采樣簽以十個為一組分配好,在醫護人員將最后一個拿走后,蓋上原試管蓋收集歸倉,擰下新管蓋后交由醫護人員繼續采樣,周而復始,不斷簡單而縝密的進行著,每天監測七百余人,重復著上面的步驟近百次。
期間,看著防疫最為辛苦的醫護人員在那不斷彎腰要協助步履蹣跚的老人,提醒未入學堂的小孩張嘴完成核酸采集工作,總感覺自己做的還不夠好,應該再多出一分力,為那最辛苦的人盡量減輕工作。我們小組每天將所負責的居民檢查完畢后,把全部核酸試管交到匯總處后,大家脫下穿了四五個小時的防護服后,每個“大白”才在那被口罩和衣服壓的褶皺的臉上釋放出那溫柔的笑容。
經過消毒,脫去防護服回家后,就要跟單位報道了,我的工作主要在沒封控的雙橋,每天通過手機視頻連接并檢查與雙橋區協作的管道鋪設情況,采用電話協調雙橋區住建部門要處理的問題,再運用電腦對比各項材料報價單。如期完成每天的防疫工作和日常工作內容,這就是我們供水人的“雙報道”。
曾經,每當看到電視和身邊的朋友、同事參與防疫工作,都另我感到無比敬佩……現在當自己穿上那身白色的防護服工作下來才真正從心底里感受到醫護人員的不易,志愿者們的辛苦,愿疫情就此消去,永不再來。